时间:2023-06-15 19:35:11 | 浏览:20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扬州景色好,妙在水上游。不作水上游,不算到扬州”。
我们驱车赶到位于冶春茶社边的御码头。
御码头是清帝南巡上下龙舟之处,青石所砌,历经二百多年风雨,完好无损,坚固如初,现为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
至于码头的码为何落下石旁,世人传说因为清帝马上得天下,要搬去绊脚石,呵!
游船途经古时“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绿杨春和扑朔迷离、雄秀兼具的盆景园,经过西园曲水的逶迤长廊,一路夹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到达始建明代的三孔拱桥大虹桥。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大虹桥因此诗闻名于世,也是景区第一景。
船行过桥,过南大门,远处是湖山如带,汀屿巧布,游船左侧是杨柳依依600米的长堤春柳。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多情最是扬州柳”,除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大概也缘于柳与留谐音的情意吧。
湖心岛上茂林修竹,葱茏叠翠。春天,生态小岛停满了野生候鸟白鹭。
春天来瘦西湖,长堤春柳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桃红柳绿,如今浓荫蔽地莲花初绽。
“柳占三春色,荷香四座风”。
湖心的“荷浦熏风”,可谓湖中有岛,岛中有池,池中有花。只见荷叶层叠,绿波红荷,芙蓉静立。
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我们从徐园门前第一站下船准备步行,两只天鹅朝我们游戈而来,我们边迎接边内疚,因为没有可吃的喂给它。
它们的样子不是因此失望了吧?
长堤春柳北端的圆门就是瘦西湖的园中园,为军阀徐宝山的私家园林,名徐园。门额上“徐园”二字为清末民初的扬州书法名家吉亮工题写,前者是苍劲的行楷后者是率意的行草,两种字体和谐成趣。
园内一池清水,红莲数朵,娇媚可人。
池周花木竹石的陪衬,尽显江南园林清秀雅致的特点。是画家写生佳处。
荷池北面就是主厅听郦馆,取自杜甫“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诗意,馆前左右各有一只大铁镬即铁锅,是镇水之物。每只约重3吨,可见千年前扬州冶铁工业之发达。
馆内有楠木雕刻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罩隔。
中国古人讲究隐秀含蓄,欲扬先抑。
徐园作为瘦西湖的屏风,景区序幕由此展开。
绕过徐园,眼前一亮,“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小虹桥格外醒目。湖面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站在桥上向东看,是“四桥烟雨楼”,乾隆帝将之赐名“趣园”。向西远眺扬州名片标志性的建筑五亭桥映入眼帘,使人顿生柳暗花明豁然开阔之感。
人道“无水不活,无山不奇”。
瘦西湖的小金山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建于清代中叶,当时扬州的盐商为使乾隆帝能坐船直扺平山堂,便在瘦西湖西北开挖新河,挖出的泥土通过在湖中打上梅花木桩堆积成一座小山。
扬州书法家李亚如曾撰写过一副对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
湖瘦苗条,山小精巧,扬州山水善于借鉴而不落俗套。
小金山门前有一对诙谐可爱憨态可掬的石狮。
进门后两棵300年古银杏间有一宋代钟乳石天然大盆景。
小金山四周环水,水随山而转,山因水而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瘦西湖景区制高点,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游人至此可观赏景区全貌,设有琴室棋室书屋月观,也是景区文化气韵最浓处。
扬州无山却有山,山山水水在意间。
一条长堤伸向湖心,是素油涂抹梁檐朴实无华的钓鱼台,又叫吹台。本是乾隆帝行舟时,文人雅士在此吹箫抚琴,弹奏江南丝竹以助游兴之处,乾隆帝觉得更宜钓鱼而赐名。檐口“钓鱼台”三字匾额是书法家刘海栗题写,两边对联“浩歌向兰渚,把钓待秋风”是两位诗人的诗句,书法家启功书写。
有人研究: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看去,正洞成正圆,五亭桥横卧波光,如莲花出水;侧洞成椭圆,白塔竖立云表,如春笋破土而出。一横一竖,一立一卧,五亭桥色彩华丽,白塔色泽淡雅,相互对比,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加上钓鱼台一景,称之为“三星拱照”。这幅画被誉为是中国造园中框景艺术的典范。
扬州园林善于借名也善于借景。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五亭桥又名莲花桥,有250年历史。全长55.5米,28根大红圆柱支撑着五个亭子,亭亭相通,大亭端坐中央,小亭对称相围。亭顶黄瓦青脊,金碧交辉;飞檐下雕梁画栋,彩绘典丽;周围石栏的柱端皆作狮形,雕凿精巧,尽显南方之秀。而五亭桥的桥基是由12 大块青石砌成,桥身为拱券形,桥身下有15个券洞,大洞有3个,可供画舫通行,厚重有力,尽显北方之雄。
在清代《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每当清风月满,每洞各衔一月,众月交辉,金色恍漾,莫可名状”。如适逢中秋之夜,十五个桥洞,洞洞相通,洞洞衔月,银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这样的景致自然折服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价扬州的五亭桥是中国古城观赏桥和交通桥结合的典范。
白塔有着一夜成塔的传说,整个造型仿制北京北海白塔,当然也被瘦了身。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说: 喇嘛白塔,金顶缨络,高矗云霄,殿角红墙、松柏掩映,钟磬时闻,此天下园亭所未有者~
我们从钓鱼台二次上船,穿过五亭桥回望,天空下起了密雨,湖面烟波淼淼湖水澹澹,雨丝烟雾中,亭台楼阁出没波间。烟雨江南时,“多少楼台烟雨中”?
游船到达目的地熙春台,我们冒雨登台。
熙春 是取《老子》 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之意,意指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面。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又称 春台祝寿 。主楼两层,上覆绿琉璃筒瓦,翘角飞檐,富丽堂皇,尽显皇家宏大气派,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白塔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
站在此处,举目东望,远处小金山迷濛空幻,一波三折的湖面在此又转折为南北方向,湖水泱泱,水光荡漾,不由吟起唐代诗人杜牧名作:青山隐隐水迢迢……
没有玉女吹箫,只有潇潇雨下。
想像一下蓝天白云下水光潋滟清丽俊爽的云水情趣,想像一下明月当空的月圆之夜,静坐月观窗前,碧水眏月,玉盘成双。想像一下五亭桥的各洞涵月,二十四桥的箫声悠扬,“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观月赏乐,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室内有大型漆画取名为“玉女月夜吹箫图”,再现了杜牧诗中的浪漫意境。
诗人诗中的二十四桥究竟是杜老先生当年因扬州城水路拱桥众多的虚称还是实指一座桥,抑或指24位白衣窈窕的吹箫女子,将是永远无解的迷案。
复建的24桥为单曲拱桥,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桥上围着汉白玉栏杆,桥栏板上刻着彩云追月的浮雕。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环环都与二十四桥相呼应。桥旁即为吹箫亭,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桥与水衔接处有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丹桂,云、水、花、月,复制出当年 二十四桥明月夜 的妙境,伫立桥上,令人不知不觉陷入 夜听玉人萧 的浪漫遐想里。
熙春台的对岸是 小李将军画本 和望春楼。玲珑花界又与小李将军画本和望春楼隔湖相望。
一眼望去粉墙黛瓦、清新雅逸,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
清代的刘大观就曾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
扬州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的一种介体,扬州园林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文化与自然交融,婉约与豪放兼蓄,自成南秀北雄的雅健风格。
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深,妙在曲折。这是瘦西湖和小金山构景的精髓。
一、以一首我在景区游玩时写的七言律诗作为开篇。 七律.扬州瘦西湖 西湖瘦景冠江都,缓步观来自乐舒。 迤逦长堤飞柳絮,峥嵘白塔映菰蒲。 笙歌依旧群桥在,竹柏更新画舸浮。 暂借烟花寻季月,扬州美色赛姑苏。二、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介绍与闲云点评1、瘦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蕴深厚,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当大家一说到扬州,肯定就不得不提扬州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瘦西湖”。如果你来扬州旅游,
扬州的瘦西湖可是扬州现在最重要的风景名胜区,然而,它最负盛名的时候还数清代的中叶,当时瘦西湖就已经是扬州的盐商文化以及园林胜景的典型代表了。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当时瘦西湖及其周边园林的繁盛呢? 那还要从扬州这座有着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化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扬州美在万物苏醒,美在繁花似锦。烟花其实指琼花,是扬州的市花。瘦西湖100元的门票是真不便宜,本想不去了,但与扬州初识的第一天,就觉得它太美了,想必瘦西湖里的二十四桥,应该也美得无话可说吧!果然,瘦西湖是扬州最美的
来扬州,必游瘦西湖。瘦西湖有二十四景,每一处景皆可成诗。 张卓君 摄中新网扬州2月5日电(记者 崔佳明)来扬州,必游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说的就是扬州瘦西湖。农历兔年伊始,瘦西湖风景区推出首套数字纪念票,再现腰缠十万贯
#头条创作挑战赛#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扬州,轻轻的读出这两个字,有一种口齿生香的清新,新年旅行来到扬州,总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想去做。瘦西湖扬州的美,是多面的,这里有诗情画意的瘦西湖,也有人间烟火的东关街,在冬日的微凉中,漫步在瘦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邵帅记者庄剑翔)扬州逐步进入高温模式,“扬州的夏日”也即将迎来最好的时节。6月23日,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将盛大开启。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于2021年夏天重磅推出以来,以其国内首创的唐诗
中国历史上,最喜欢下江南的皇帝,要属清代的康熙与乾隆了,但比起康熙,乾隆对江南的迷恋却更是令后世津津乐道。不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以乾隆下江南为背景的题材数不胜数。 乾隆为什么那么喜欢去江南呢?在这个几个地方,位于扬州府的瘦西湖,是乾隆下江南
一个清朗的秋日午后,来到扬州。到哪去?随便走走。经文昌阁,过毓贤巷,是一处古建筑群——阮公家庙及宅第。阮公,阮公,是阮元么,印象里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专章论述过,莫非是他?继续向前走,看到塑像了,那是一尊平和、内敛、亲切又威严的塑像;看
扬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如果再加上明媚的春光,那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如果苏杭是人间天堂的话,那扬州简直是世外桃源一般。正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农历三月份的扬州,才算是真正的人间绝色。江南地区是最早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句,使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吸引了诸多的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扬州最美瘦西湖,宛如一个美丽清秀的窈窕淑女,景色唯美,变化万千!三月的瘦西湖,春水初生
来扬州,必游瘦西湖。瘦西湖有二十四景,每一处景皆可成诗。 张卓君 摄中新网扬州2月5日电(记者 崔佳明)来扬州,必游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说的就是扬州瘦西湖。农历兔年伊始,瘦西湖风景区推出首套数字纪念票,再现腰缠十万贯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清代著名诗人汪沆往返于天津、杭州、扬州之间,对杭州西湖与瘦西湖比较熟悉,深感这两座湖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瘦西湖还有一种娇妍秀丽之风韵,由此而感写下了这受诗篇。若你也曾去过这两
天下西湖三十六,却以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最为有名。西湖的湖面积六七平方公里,而瘦西湖只不过七八百亩而已,扬州的西湖较之杭州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烟花三月下扬州”,历来文人墨客都对扬州情有独钟。瘦西湖的历史也是很悠久